论不要脸的山寨,我只服蜜冰雪城
到底有多少店在山寨蜜雪冰城?
【资料图】
这个数字实在难以估量,毕竟蜜雪冰城现在这么多,自然会有许多商人眼馋想要分一杯羹。
前段时间,蜜雪冰城就把一家名叫「雪王之城」的奶茶店告上了法庭。
乍一看这个名字,似乎和蜜雪冰城关系匪浅。
其实两个品牌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关系。
但让人气愤的是,“雪王之城”对蜜雪冰城进行了360°全方位的抄袭。
包装雷同,吉祥物则是由正版的“雪王”变成“熊王”:
外部装修和蜜雪冰城高度雷同,甚至还经常开在蜜雪冰城的隔壁或者对面,挑衅程度拉满。
不知道两边员工平时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去上班的,会不会上着上着班打上一架:
中间那家店也是重量级
据媒体报道,全国以“雪王之城”注册的饮品店,共有33个,宁夏就有18个,排名第一。
蜜雪冰城在宁夏的官司,始于这一个,但必然不会只有这一个。
面对蜜雪冰城的控告,雪王之城第一时间不是整改,而是以一种让人无语的方式上了热搜:
7月19日,宁夏银川一网友发视频称,在雪王之城买了一杯柠檬水,里面喝到了一个疑似避孕套的异物。
网友表示这个避孕套甚至是用过的,非常令人恶心。
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,雪王之城分店的老板说了一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:
“这一定是蜜雪冰城陷害我们的!”
如此降智的言论,也引发了网友们的普遍吐槽:
实际上,蜜雪冰城共申请了多达2330个商标,成功注册商标1574个,和“雪”有关的商标达到了531个,其中就包括了雪王、雪妹等。
商标“护城河”已经做得很完善了,但依然挡不住有心人想要碰这个瓷。
比如一个叫“冰雪城堡”的商标通过初审后,立刻引起了蜜雪冰城的警觉,随即对该商标提出了异议。
从字面上来看,“冰雪城堡”与“蜜雪冰城”有一字之差,只是把文字顺序颠倒了。
卡通图案则使用了和“雪王”近似的雪人、王冠、披风等元素。
最终商标局经审查决定,“冰雪城堡”这一商标不予注册。
如果说“冰雪城堡”这个商标好歹还能看到一些原创痕迹的话,那么下面这个“冰语时间”就是连装都不装了:
从店面到包装,整个就突出一个1:1抄袭,生怕蜜雪冰城不知道:
有的小伙伴可能不太清楚情况,虽然现在是2023年,但山寨现象不仅没有减少,反而日渐严重且“凶残”。
这个结论在蜜雪冰城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,下面我将会用大量的例子来论证。
首先,最低级的山寨方式,就是将名字“调换”,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。
比如“蜜冰雪城”(回收标题),不仅照抄雪王,而且还多给雪王一根权杖,它真的我哭死:
不仅有“蜜冰雪城”,还有“冰雪蜜城”。
这家稍微良心点,将招牌涂黑了:
除了将名字的次序“调换”,山寨们还经常将蜜雪冰城其中的一个字替换成其他的字眼。
比如“蜜雪冰域”:
还有“蜜海冰雪”。
不会真的当我们瞎的吧…
进阶一点的山寨方式呢,主要就是和蜜雪冰城“攀亲戚”,从而让人误以为它们好像真的有什么关系。
比如就有山寨秉承“自古红蓝出cp”的定律,在蜜雪冰城隔壁开了家“蜜雪皇后”。
红对蓝,雪王对雪后,很合理嘛(狗头):
另外还有商家善于打牌,它们发动融合卡,将蜜雪冰城和一些知名品牌融合。
比如和新作的茶、奈雪的茶融合,变成“蜜雪的茶”、“奈雪冰城”:
除此以外,更换吉祥物,也是它们的惯用手法之一。
比如吉祥物变成美猴王的“冰雪大圣”:
以及吉祥物看起来应该是老板自己画的“熊熊冰城”:
其他的山寨就不一一放出来了。
如果你想深一点,其实“山寨蜜雪冰城”这件事是很难理解的。
一般来说,山寨就是蹭正主的热度,然后依赖比正主更低的价格去抢占市场。
假如山寨和正主价格相当,那人们为啥不去喝正宗的呢。
可问题是,蜜雪冰城本来差不多就是奶茶行业里价格最低的奶茶店。
山寨跟正主一比,毫无价格优势不说,个别产品甚至比正主还贵。
那你山寨的意义在哪里呢?
我们以开头提到的碰瓷大户“雪王之城”的菜单为例:
由图可知,雪王之城的草莓大圣代价格为6元。
而蜜雪冰城的价格也一样,同为6元:
更骚的是,雪王之城的生椰拿铁售价10元。
而蜜雪冰城的生椰拿铁仅需7元:
所以在蜜雪冰城的性价比面前,我实在不知道这些山寨盈利的点在哪里。
你说躲着蜜雪冰城偷偷开店吧,蜜雪冰城差不多都把门店开遍全国了,大部分小伙伴附近都有一家。
你说吉祥物可爱吧,这些山寨将吉祥物改来改去,可爱程度连雪王一根汗毛都达不到。
所以为啥要喝山寨的呢,比起蜜雪你也不便宜呀。
说白了,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踏踏实实做生意。
抄袭别人,会吃官司不说,至少也要掂量一下,抄了之后有没有偷偷恰钱的空间。
至少对于蜜雪冰城,这种价格低开店多的奶茶店来说,模仿它们我觉得跟自杀没啥区别。
也要感叹一句雪王终于出息了,各种盗版都出来了。
别的不说了,下午去点杯蜜雪冰城喝一喝,支持一下正版哈哈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文章
精彩推送
X 关闭
X 关闭